人民立场是我们的根基
一望无际、满目苍凉、绵延不绝,泥潭沼泽遍地;早上冷得受不了,中午热得吃不消,夜间零度以下的气温冻得人瑟瑟发抖。
这就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大草地。
此时,或穿单衣,或穿夹衣,或裹毯子,或披兽皮,或戴草帽斗笠,或头顶油布,或穿草鞋,更多打赤脚的红四方面军官兵,正在艰难跋涉。
这是1936年7月初。由于受张国焘右倾逃跑主义和分裂主义错误的影响,已经两过草地的红四方面军官兵不得不第三次踏上这艰难的路程。虽然尽可能做了准备,但部队还是很快断粮了,大家只能吃草根树皮。最极端的情况下,饿急了的战士甚至吃过草地里的泥土。
这天中午,某通信营的指战员又饿又累,被迫停下休息。一名饿急了的小战士突然看到死水塘边有长得很像萝卜的野草,毫不思索伸手去摘。此时,一名面容憔悴、身体十分虚弱的排长抢上前来,阻止了他,说:不要动,万一有毒呢?小战士不知所措。排长拖着被腐臭的泥水泡得红肿的双腿,来到死水塘边,摘下片叶子放在嘴里嚼了嚼。只过了一会儿,他就感觉肚子疼痛——果然,中毒了。小战士吓得叫来了卫生员,这才把排长抢救过来。
8年后,这个为战友舍身尝野草的排长,生命定格在29岁;他的名字,通过领袖的著名演讲为人熟知;他的精神,直到今天,依然在中国共产党的血脉中传承。
他,就是张思德。
今天,无数人依然会来到延安凤凰山脚下的那个土台,缅怀张思德这个普通而伟大的战士;站在土台下,人们的耳边依然会响起当年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的慷慨声音,依然会默诵起那些穿透历史的名言。图为8月1日,党员干部在张思德塑像前重温入党誓词。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1944年9月8日下午,延安凤凰山脚下。毛泽东站在土台上,含着眼泪,为3天前牺牲的战士张思德致悼词。
虽然,张思德到毛泽东身边担任警卫工作是在去年初春,时间并不长,不过毛泽东认识并熟悉他。给毛泽东印象特别深的是,整个冬天,自己乘坐汽车外出时,总是在车后那个最容易遭到袭击也是最寒冷的警卫踏板上看到他。延安风沙极大,一开车更是尘土飞扬,站在这个位置上总是一脸一嘴的土,但是这个警卫战士从不叫苦,而且总是抢着站上这个位置,内卫班的同志们谁也抢不过他。
延安的冬天极其寒冷,中央机关需要木炭取暖。受到条件限制,当时在延安烧炭活像进入一个焚化炉,炎热且危险。但是,当领导知道张思德会这手艺,决定派他带人去烧炭时,他毫不犹豫地服从。张思德住在老乡家,严守群众纪律,每天还主动给老人带一捆柴回来。他曾经从狼嘴里救下儿童,常常为驻地乡亲干活。他给大家的印象是:时时处处想的都是别人。如同在草地、在长征时一样,从未改变。
在毛泽东这次演讲里,提到了开明人士李鼎铭,说他提出的精兵简政建议得到了共产党采纳。鲜为人知的是,正是由于这个政策,两年前,张思德所在的警卫部队改编,张思德由班长变成了战士。这也不是他第一次由于部队改编而“降职”了,同期入伍的战士有的都当上了团长。但是他毫无怨言,照样高高兴兴工作。
3天前,这样一个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唯独没有自己的战士,走了。噩耗传来,内卫班一片哭声。毛泽东得知后说:“要开追悼会,我要讲话。”
现在,毛泽东怀着对这个普通战士、对千千万万像这个普通战士一样的指战员和共产党员的敬意,怀着他作为这个党的领袖、这个军队统帅的自豪,高声地说出了代表他们,同样代表自己的心声:“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那天,工作人员记录下毛泽东的这次演讲。会后,稿件经删减整理,呈给毛泽东审阅。毛泽东看后,稍事斟酌,在文章上方一挥而就,写下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
终其一生,毛泽东公开发表的悼词,只有为张思德撰写的这一篇。但就是这一篇,把一个普通战士平凡、伟大的一生,与一位领袖厚重、深邃的思考,与一个政党矢志不渝的根本立场紧密联系起来,由此,这篇演讲成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宣言。
1945年4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以洪亮的声音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
这些话,是对党从成立之日起虽艰难困苦但始终不渝的立场和奋斗历程的高度概括,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坚信并身体力行的使命。这些话,从凤凰山脚下的土台上、从延安的窑洞里传播出去,从此以后始终回响在中国大地上,深入人心。
当然,并不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说为人民服务。历史上,不少党派、名流,甚至军人,都说过类似的话。问题的根本在于:说,不代表心里信奉;做,也不一定知行合一。
比如,1947年3月,胡宗南的部队占领延安。为了在“共匪老巢”摆出为民谋利的样子以笼络人心,胡宗南别出心裁,搞了一个“为人民服务处”,服务内容包括发放赈济、免费治病、代写书信等。服务处挂牌那天很是热闹,因为张贴的通告说,延安城内不管男女老幼,只要来就发给救济金法币二十元,或者布二尺,或者米二升。“为人民服务处”门口拥挤了几天之后,胡宗南发现这样发展下去实在难以承担,更重要的是民众依旧不说国民党好话,所有的服务内容只好停止。“为人民服务处”成了胡宗南折腾的一个笑话。
口惠而心不至,徒有其表而无其质,胡宗南的可笑就在于:归根结底,国民党从他的领导人到士兵,从未真正把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就在1947年的最后一天,历经了一年军事、政治上的溃败与失利后,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各方告急和失败之报,几乎如雪片飞来,不能有一刻之闲暇……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听之天父定夺。”
众所周知,蒋介石是教徒。作为一个教徒,人生“听之天父定夺”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个政党、一支军队,把天父的定夺当作最高标准,那人民的位置又在哪里呢?
有趣的是,在1945年的七大上,毛泽东这位无神论者同样讲到了“上帝”。他从中国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讲起,并由此生发开来,他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在毛泽东心里,在共产党心里,人民群众就是自己的上帝,如同党章规定的那样: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如同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里强调的:我们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1848年2月,一本日后改变了世界的小册子在伦敦出版,这就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欧洲的寒风里,马克思、恩格斯或许不会想到,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这个充满着革命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传承、践行着他们石破天惊的宣言和她的精髓。中国共产党的“上帝”理念,从党诞生的那天起得以确立,从包括张思德在内千千万万共产党人身上得以延续,基因不变,血脉相传。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2015年9月22日下午,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上,800余位出席者聆听着一位异国元首的演讲。他告诉宾客,上世纪60年代末,自己插队当农民,那时的农村非常落后,今天,虽然那个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中国还有许多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他所到之地,那些贫困家庭“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他提高了声音有力地说:中国梦必须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台下,掌声如雷,来宾无不为演讲者的真挚情怀所打动。
演讲者,正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从延安的黄土地上走来,在中国人民的期盼中承担起历史的使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2019年3月22日下午,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举行的会见临近结束时,菲科突然问道:“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习近平主席的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宣言,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光荣传统的最好回应,是他们勇担历史使命的最高责任。
百年风云翻滚,世界潮流浩荡。今天,形势、挑战、风险、机遇、矛盾、任务,一切都在变,但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没有变,人民立场没有变。今天,无数人依然会来到延安凤凰山脚下的那个土台,缅怀张思德这个普通而伟大的战士;站在土台下,人们的耳边依然会响起当年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的慷慨声音,依然会默诵起那些穿透历史的名言。这些教导,与“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铿锵有力声音一起,回响在中国共产党的征程中,更回响在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心田。(高骥)
往
期
回
顾